40歲前,如何建立屬於你自己的財富防火牆?
Zachary • April 21, 2025
現金流、儲蓄、醫療三大核心,一文拆解穩陣抗風險系統

30歲以後,你可能開始有以下感覺:
- 收入唔錯,但總係覺得錢唔夠用
- 屋企人健康開始要你擔心
- 輪到你做決定:要供樓?買保險?生仔定退休?
我經常收到這類問題:
「咁我應該點開始規劃先啱?」
「邊樣重要啲?儲蓄?買保險?定買樓?」
其實,真正重要的,唔係買咗幾多保險,儲咗幾多錢。而係: ✅ 你有冇一個「有層次」的防火結構,幫你擋住最難預計的未來。
🔥 什麼是財富防火牆?
就好似裝修屋企要做防火門,你嘅財務一樣需要「防火設計」
唔係為咗發達,而係為咗唔會突然破產。
我會將它拆成三層:
🧩 第 1 層:現金流穩定性(Cashflow First)
唔穩定的現金流,好容易令你長期「財務焦慮」。
🔍 問問自己:
- 每個月係咪月光?
- 有冇準備 3–6 個月嘅緊急儲備?
💡 建議:
- 為自己設一個「基本生活保障戶口」
- 可考慮用靈活提取的儲蓄工具去代替銀行定期(例如帶現金價值的儲蓄保單)
🛡️ 第 2 層:風險保障(保險是 backup,不是投資)
我見過太多例子,一場病就打亂一個家庭嘅全部財務安排。
- 私家醫院住幾晚可能要幾萬至十幾萬
- 沒有保障,只會用盡你過去努力儲下的錢
💡 建議:
- 根據自己預算設定風險承擔上限(例如選擇自負額)
- 高端醫療、危疾、意外三大類型最值得優先考慮
💰 第 3 層:儲備與增值能力
當前面兩層搞掂,就可以考慮如何將資金放大或穩定增值
- 不一定追求高回報,但要有方向、有節奏、有紀律
💡 建議:
- 可考慮參與式儲蓄保單/年金計劃/子女教育儲蓄
- 年輕時開始愈早愈好,時間係最大槓桿
🧠 小結:財務安全唔係用錢買,而係用邏輯建
防火牆唔係比你發達,而係比你唔會突然失守。
每個人可以有唔同嘅目標、夢想
但只要你仲有責任、仲有家庭、仲有未來
就值得為自己建立一層保護結構
📲 想知道你而家有幾多層保障?
我可以免費送你一份《財務防火評估表》,
幫你了解你目前的防火牆結構夠唔夠穩固,
識得規劃,就係最實在的安全感。
DM 我/WhatsApp 即可索取 👇
👉 https://bit.ly/zacharyw